如何看明白藝術誘發的觸動﹖我相信這是眼睛與內心感覺的互動。唯有慢慢看、細細感受,一抹藍方才吐露天色陰晴不定的心事,一彎曲線會抖出藝術家運臂轉腕的動態。近年數碼技術卻宣稱互動遊戲,可以讓人看懂藝術家的心思、領會作品的創意發揮。其理據何在﹖
我並不懷疑數碼科技的潛能,只是無法認同順手挪來的技術應用法。假若不弄個明白,我們會否為技術所牽引,忘卻了藝術作品向我們展示了什麼,甚至忘記了如何欣賞藝術﹖
記得很久以前,電腦繪圖技術把縱24.8厘米、横528厘米的〈清明上河圖〉延展成高6.5米、橫128米的動畫牆。歷時4分鐘,觀眾看著12世紀繁華京城的日與夜 — 艄公吆喝、眾人合力放倒桅杆,漕船才恰恰穿過橋孔…岸上茶客匆匆吃一口茶、變賣戲法的鑼鼓又吵嚷起來、攤檔商販各出奇謀吸引路人的目光…天色漸暗,背著孩子的大娘待要生火煮食…我們只顧得上追縱畫面各人活動,卻看不到原作對500多個人物的精細刻劃、也難以感受畫家如何在絹帛方寸間佈置出城內店鋪、攤檔與住宅櫛比鱗次的空間節奏。「清明上河圖」在我們眼前掠過,但畫作的筆墨、人物神態卻消散於電腦動畫走馬燈似的效果。
又有一回看莫內的畫展,展廳搭架起一道木橋,橋底映出一池碧水,站在橋上張望正好對著巨幅屏幕,欣賞畫家演譯四時光影的片段。利用橋畔的iPad,觀眾手指頭一觸即可以在池塘上點出朵朵睡蓮。在人人皆是藝術家的幻想之下,大伙兒一個勁兒點出百花齊放的繽紛,於是橋下、橋上的色彩鬥得不可開交,直至畫面剩下一片不堪入目的荼靡。觀眾再也顧不上畫家畫什麼、如何畫,當然也看不清草草數筆又如何隨著光影明滅而起舞。無論巨幅屏幕放映什麼,莫內的藝術始終與我們緣慳一面。
為何觀看藝術﹖數碼科技又如何讓我們看得更多、感受更深刻﹖這幾年來,Cleveland Museum of Art的新展廳「ArtLens」(藝術視角)拿下幾項業界大獎、又在各個論壇會議出盡風頭。我在藝術館花了整整三天,自己玩得不亦樂乎,而在展廳所見,幾乎男女老幼也都投入其中連呼過癮。究竟數碼遊戲如何促進觀眾與藝術作品的互動﹖
設於藝術館的入口,ArtLens可謂遊戲與資訊兼備的動態參觀指南。展廳以18個月為一檔期,每期自館藏挑選出20件藝術作品,分別從舉止與情緒、意圖與功能、構圖、符號四方面予以說明,試圖從情感表達與日常生活需求入手,拉近觀眾與藝術的距離,進而討論藝術家的想法、藝術品的形式、以及相關的文化背景。依據不同的詮釋重點,藝術館發展出相應的互動遊戲,鼓勵觀眾手腦並用,發掘藝術欣賞的興味。站在巨幅屏幕前,觀眾可任意挑選藝術作品、又或不同主題,互動屏幕即拋下一道挑戰,邀請觀眾解決疑難,藉以掌握欣賞文化藝術的竅門。
閱讀藝術先從自己的舉止與情緒入手,互動遊戲引導觀眾模仿藝術作品所刻劃的動態或表情 — 要麼手舞足蹈、要麼擠眉弄眼,揣摩藝術作品的表現方式,由感應儀打量其一舉一動予以評分。互動屏幕更將觀眾千奇百趣的動靜拍攝下來,加以說明藝術家如何呈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並提出不同問題﹕當你摸仿作品的神態時,又有什麼感受﹖你能想出其他表現方式嗎﹖
如何欣賞來自不同文化的器物﹖藝術館從意圖與功能入手,由互動屏幕亮出一件件奇形怪狀的文物,邀請觀眾找出日常生活與之相應的用品,又或指出物件如何回應身體的需要。看著自己時而頂著來自西蘇丹王國的羚羊頭飾、時而配戴起來自哥倫比亞古老王朝的黃金胸飾,觀眾得以發掘不同文化如何發明形形式式的器物滿足生活的需求、物件又如何塑造理想的身體,以至思考人與物件的關係。
對不少觀眾來說,藝術作品總讓人看得眼花瞭亂 — 顏色、紋樣、人物造型甚至一花一草都藏著故事。如何認識藝術家所引用的符號﹖藝術館列舉出抽象理念如時間、勝利與純真等,由觀眾發掘作品的細節,一一破解藝術家如何借用文學典故、傳統習俗又或聯想表達其所思所感。解謎的過程中,互動屏幕不但提供相關資料,也討論藝術家如何借用傳統豐富其表達,又如何將新點子加入悠久的藝術傳統。
藝術家如何經營其創作﹖觀眾又從何著眼、看出藝術家的構想﹖互動遊戲以不同的問題帶引觀眾再三細看作品,指出畫面的焦點、構圖所引用幾何形狀,藉以理解藝術家如何抓著眾人的目光,步入那有聲有色有生命的繪畫世界。掌握了構圖方法與空間節奏,觀眾更可以自己身體任何部份組成圖案,拼湊成不同變奏的作品。借助互動遊戲,構圖、透視、比例等藝術語言不再是抽象難懂的概念,而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創作手法,由得觀眾自行解答如何看作品、看什麼等疑惑。
向來參觀藝術館份屬眼看手勿動的腦袋活動,但ArtLens互動遊戲卻強調以身體動作配合眼球轉動,查探看什麼、如何看、看的意義與價值何在。從個人經驗入手,我們觀看藝術所流露的七情六欲,也同時回望自己的貪嗔愛欲﹔探究藝術家的創作方法時,又不得不調整自己看事物的方式,藉以觀看另一時空的世界觀。換言之,互動遊戲提供了技術支援,觸發觀眾對藝術的好奇心,促成有意義的連結。其設計不在於遊戲是否炫目刺激,而在於整套資訊系統的精密配合(如﹕觀眾怎樣翻查策展人的詮釋、展覽研究資料、以至館藏檔案編目﹖又如何設計便於檢索的關鍵詞庫﹖)。
不論是遊戲設計、抑或是文字介紹,策劃團隊必須思考詮釋(interpretation)的重心 — 如何與人分享藝術的樂趣﹖如何讓觀眾掌握觀看藝術的方式與相關的背景資料﹖歸根究底,為什麼觀眾想要認識那些素未謀面的藝術家﹖為何我們會對陌生文明的故事有所憧憬﹖藝術館又如何觸發觀眾跳出既定的觀看方式,欣賞不同形式、不同文化的藝術品﹖
顯然,藝術館策劃ArtLens時,深明數碼科技的應用在於讓人看見藝術,而非以科技複製藝術、取代藝術。為求促進觀眾與藝術的連結,ArtLens應用程式不但提供各項館藏資料,更標示用者所身處的展廳,以便探索附近的藏品。此外,用者可隨意儲存展品資料,應用程式將因應其興趣標示相類的藏品,又或顯示相關主題的自助導覽。即使觀眾機不離手,應用程式的資料均一一指向作品。藝術館更善用圖像識別系統,觀眾舉凡看到掃描圖標,即可以手機對準展品,接收看什麼、如何看的觀賞提示。
如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畫像可謂17世紀尋常不過的肖像作品。這年僅10歲的皇室子弟既沒有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張狂、更欠缺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的悲情,誰想探知他的故事﹖何況,畫中小童儘管架起皇室氣派,卻又掩不住一臉稚氣﹔而燦燦然的金絲線、軟茸茸的天鵝絨與冰冷又瑰麗的大理石堆砌起來更膩得俗豔。可是,掃描一下,藝術館卻告訴觀眾著眼之處﹕如何辨認君王的記號﹖其藍色綬帶又代表什麼﹖那一身嬌氣的紅又訴說怎樣的時裝潮流﹖再按一下「知多一點」(Learn more),藝術館不但說明這作品原是法國與西班牙皇室聯姻的相親圖,又從舉止神態與符號兩方面顯示路易十三的姿態配飾莫不仿效父親享利四世,以顯示大權在握的威儀。這些資料使得肖像畫多了一重政治任務,也令人聯想權力如何裝點人的儀容、如何改造其人的命運。肖像畫背後,小小年紀的路易十三如何理解其身份地位﹖從畫像的功能到權力的符號、從十七世紀的衣飾潮流到王室子弟的儀態,藝術館的詮釋不但訴說畫作的故事,更讓人看到權力的華麗表象,而反思其實質內涵又是什麼。
穿梭於藝術館一個又一個展廳,我既重遇馬遠、林布蘭、de La Tour等素來仰慕的藝術家,也試著跳出既定的觀看框架走近印度教神像與南美洲陶器。而ArtLens的互動遊戲與應用程式正好提供了不同角度 — 英雄與歹徒、佳餚美食的回憶、藍色的聯想等,將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媒介與形式的館藏串連,使得藏品添上多重意義,鼓勵觀眾以多元視點投入藝術欣賞。顯然,藝術館的詮釋就在於讓人人看到藝術、看到自己與藝術、與不同文化、不同觀點的關連。
突然想起周夢蝶的〈擺渡人〉﹕
「搖盪著——深深地
流動著——隱隱地
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無盡上
無盡在,無盡在我刹那生滅的悲喜上。」
詮釋大抵就是迴盪於時間之流的擺渡人,讓我們從眼睛所見、生活所感勾連起藝術的想像。乘著藝術館那艘永恒號,我們透過詮釋看到藝術所刻劃的悲喜榮枯,看到眾生生而為人的希望與失落。當我們發現自己對於黑暗莫可名狀的恐懼、對於奢華物質難以抑止的戀慕…竟然為遙遙相距的藝術家所一語道破,觀看藝術就不僅止於欣賞與理解,還蘊含著被理解的渴望、與重新認識自己的感悟。 剎那生滅的悲全因生命之有限、自我之渺小而起﹔但與藝術於無盡結緣,超越時空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狂喜卻又往往不能自己。
Comments